怀孕是件高兴的事,但之后陆陆续续的妊娠反应,却让人高兴不起来。无论是孕吐、便秘、长妊娠纹还是失眠健忘、乏力等等,分分钟钟都可能让人想撞墙。尿频、腿抽筋、尾骨疼痛...又找上门,怀个孕怎么有这么多麻烦?究竟怎么好好度过孕期呢?
一、尿频
孕妇小便次数增多,医学上称为“尿频”,是一种生理现象,一般在妊娠早期和后期会出现。尿频是由于宝宝的挤压导致膀胱空间减少从而出现尿频的情况,特别是晚上,一般一个晚上上厕所5-6次是正常的水平。尿频不仅影响睡眠,也让孕妈们身体疲倦。
缓解尿频的症状,主要是减少在睡觉前的水分摄取量。
二、腿部抽筋
到了孕晚期,孕妈可能会出现腿部抽筋的情况。孕期腿抽筋的8大原因:
1缺钙(缺维生素D引起)
怀孕后期随着胎儿的生长,胎儿需要供给的钙质会大大增加,如果这时孕妈妈不注意补钙,缺钙会引起腿抽筋——其实跟‘筋’一点关系都没有,医学上叫‘肌肉痉挛’。
2突然改变体位
由于孕妈妈的神经肌肉应激机制改变,忽然伸腿/蜷腿,可引起抽筋。
3子宫增大压迫
孕期子宫逐渐增大,会压迫腹部静脉,双腿的血液回流减慢,这也是脚肿的原因。
4过度疲劳
随着孕期体重的不断增加,宝妈腿部肌肉负担不断加重,腿部肌肉经常处于疲劳状态。怀孕期间走得太多或站得过久,都会令小腿肌肉的活动增多,局部酸性代谢产物堆积,就会引起肌肉痉挛。
5寒冷刺激
如果夜里室温较低,睡眠时盖的被子过薄或腿脚露到被外,小腿肌肉很容易受凉,由于寒冷刺激,使腿部肌肉出现痉挛。因此,夜间要注意腿脚的防寒保暖。
白天穿着裙子开空调的孕妈也要注意,要么设定温度26度以上,要么改穿薄的长裤。
6睡眠姿势不对
长时间仰卧,使被子压在脚面,或长时间俯卧,使脚面抵在床铺上,迫使小腿某些肌肉长时间处于绝对放松状态,容易引起腿抽筋。
7睡眠时间过长
这会造成血液循环减慢,使二氧化碳等代谢废物堆积,也有可能诱发抽筋。
8过量食肉(比较少的情况)
孕妈妈一次过量摄入肉类后,富含的蛋白质将影响碳水化合物的代谢,导致酸性代谢产物堆积。
孕妈如出现抽筋情况,腿往后勾,让腿伸直,马上就可以缓解。这个方法屡试不爽!千万不要起来按摩或者捶打腿部,虽然这个可以缓解抽筋,但是第二天小腿部分会有些疼哦。补钙以食补为主,钙片为辅。食补要早,孕期能一直坚持多吃些含钙丰富的食物最好,比如每天至少半斤奶。
三、尾骨疼痛
随着孕周期的推后,肚子会越来越大,宝宝的重量也在不断增加,这就会给尾骨造成一定的压力,导致尾骨疼痛,特别是刚躺下床的时候,简直无法挪动,稍微移动一下都是“痛不欲生”。
针对此问题,首先,孕妈睡觉时,在躺下去之前就计算好位置,尽量做到不需要挪动就可以躺在合适的位置上;其次,不要采用仰卧的姿势睡觉,多使用侧卧的方式,这样就不会给尾骨造成重量上的压迫。孕妈可以选择孕妇枕头进行安眠。
【导读】某亲戚: 都是你,告诉我孕期需要补钙,现在可好,医院检查都说我儿媳妇儿胎盘钙化了! 我: emmmmm......三姑妈,你冷静啊...... 某亲戚:...
叶酸检查有必要做吗?叶酸有必要补吗?【导读】怀孕,对于一个家庭来说是一件大事。很多人都知道,孕妈需要补充叶酸,这是为了预防胎儿畸形的。那么,叶酸检查到底有没有必要做?叶...